特别策划 | 2021女性之书
如果说2020年是中国女性主义元年,那么2021年则是挫折与成就之下,女性意识觉醒急速引爆的一年。
从一开始意识到性别歧视所在,到如今敢于拿起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从不敢反抗,到大声say no,从家庭主妇到进入外太空……女性不再是躲在他人背后的柔弱形象,相反,在这一年,她们尽情绽放光芒,展现了令人惊叹的韧性和力量。
正因为有无数女性在前开辟道路,呼吁平等,才有了更多人紧随其后,追光而行。
PART 1 相爱与离别
#女儿们的恋爱##心动的信号##大S汪小菲离婚# #王力宏李靓蕾#
“眼光不要太高”、“谈恋爱这么久了,怎么还不结婚”,这恐怕是所有适婚女性所面临的典型催婚困境。2021年,恋爱观察综艺《女儿们的恋爱》《再见爱人》《心动的信号》的火爆,让人们看到了当代女性不同以往的择偶观与婚恋观:有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外更加重视灵魂的契合度;有人选择“一直单身一直爽”;也有人选择不被婚姻所束缚等等。
如果说单身女性不再妥协于原有的婚恋模式,追求更加理想的爱情。那么更多走进婚姻的女性则愈发重视婚姻质量,勇于跳脱已有的困境,这一点从离婚率的大幅提升中即可窥见。
2021年,#赵丽颖冯绍峰离婚# #大S汪小菲离婚# #王力宏李靓蕾离婚#等多个词条纷纷冲上热搜,人们开始看到婚姻背后的性别差异与不平等及女性的无声困境,但同时也意识到维持表面的婚姻和平早已不是最佳解决之道,勉强或许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幸福,不如好好道别。
当女性开始更多地取悦自己,而非妥协或忍受,将择偶及婚恋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爱就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水中月、镜中花”。
年度荐书:《没有男朋友又怎样》
作者:[日本]山内麻里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恋爱是否是必需品?高龄单身女性应该如何看待爱情?作家山内麻里子为人们鲜活地描绘出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以轻松戏谑的笔触,讲述女性如何重新审视自我并完成救赎。
本书主人公安昙春子是一个住在郊区的普通上班族,在勤恳工作之外,她却因个人着装、单身等问题被上司说三道四。与此同时,“奔三”的她还在老家与父母、外婆同住,忍受着巨大的催婚压力。
于是,她开始试图寻找生活的答案,最终发现不将幸福寄托于他人之上,学会爱自己是一件再棒不过的事情。
在山内麻里子笔下,女性不再以“受害者”身份自居,而是变成了拥有主动权的“进攻者”,这种新鲜的设定颇为有趣。
PART 2 成为母亲的意愿与责任
#我国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郑爽代孕#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2021年,演艺圈冒出了无数个“孩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郑爽张恒美国代孕产子最为火爆。除了商业代孕在道德法律及伦理等方面引发争议外,还因触目惊心的“弃养”二字引发了更大的喧嚣。
事件之后,#我国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被再度提及,这种对女性情感及身体的双重剥削,以及将婴儿视为货物的行为必然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
回归到生育意愿,2021年5月,放开三孩生育政策出炉。条例背后一个最为直接的现象则是不断下降直至变为负数的生育率,这一点在东亚国家尤为明显。究其根本,这与父权社会男女分工的不同,及女性天然承担的“母职惩罚”紧密相连。
女性是否真的一定要成为母亲?她们是否具备生育自主权?在成为母亲后,所承担的育儿责任,家庭压力到底有多庞大?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年度荐书:《我本不该成为母亲》
作者:[加]阿什莉·奥德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女性一方面被自己内心枷锁围困,另一方面被社会所赋予的母亲角色所影响。因此,很少有人敢于坦言自己本不该成为母亲。由加拿大作家阿什莉·奥德兰所著的《我本不该成为母亲》一书将这种不敢宣于人前的心态赤裸裸的剖析出来,让人大为震撼。
本书探讨了诸多深刻的社会议题: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母亲生而伟大吗?母亲就必须满足社会的期待吗?
你或许不得不承认:母职身份不是必然带来母爱!此外,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她依然拥有独立的个体身份,她完全有自由、有资格追求自己热爱的人生轨迹。
希望更多的女性正视自己的内心,勇敢接纳自我需求。哪怕不能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完美母亲,亦或者是压根不愿意成为母亲这一角色,都是能够被社会及自我所允许的。
PART 3 挣脱家庭暴力的枷锁
#建议家暴报警单独列项##拉姆案宣判# #《反家庭暴力法》五周年#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多数女性依然生活在家庭暴力之下,且在乡村等欠发达地区所占比例更加庞大。2021年10月,轰动一时的“拉姆案”宣判,被告被判处死刑。在这场不断加码升级的家庭暴力中,拉姆多次报警却被以“家务事”为由未能及时处理。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就提出“建议公安部门在110报警系统中将’家庭暴力’单独列项”,但在实际执行层面并未落入实处。
与此同时,2021年正值《反家暴法》施行五周年的时间节点,但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320份涉家暴案件的判决中,以《反家暴法》为法律依据的仅为个位数,从判决结果来看,并没未给受害人带来更为有利的裁判结果。
这足以证明,即使是在已有法律武器的当下,消除家庭暴力依然是一个漫长的社会过程。
年度荐书:《素食者》
作者:[韩]韩江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面对家庭暴力,女性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有人奋起反抗,有人默默忍受,亦有人选择逃避…这让人不禁开始思考,在这样一个充满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理智和疯狂之间是否必然存在暴力?假如存在,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个体是否有权力做出选择?基于此,韩国作家韩江的作品《素食者》做出了回答。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年轻女性英慧突然在一场噩梦之后决定成为素食者。她的决定让丈夫、其他家庭成员、社会难以接受。他们想尽办法让她吃肉,其母亲还表示:“你现在不吃肉,全世界的人就会把你吃掉!”
作者通过极具艺术化的语言风格对女性所经历的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做出描绘:父亲的虐待、丈夫的暴力、精神病院的强行喂食等等,每一个都像重重地石头一样压迫在身上,让人难以透气。
以主人公英慧为例,女性所对抗的是生存中承担的各种暴力和负担。好在,社会中诸多“英慧”们的女性意识开始崛起,她们选择用反抗回击暴力,彻底摆脱世俗的束缚,哪怕是成为一个“素食者”。
PART 4 女性职场困境
#女性就业困难##建议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幼服务##延长生育假#
女性的职场困境似乎比男性来得更加猛烈,随着“全面两孩”及“放开三孩”等政策的实施,及人口老龄化压力剧增,职业女性承担的责任愈发沉重和庞大。
除了要面临生育带来的职场终断压力,育儿哺乳等琐碎日常也在不断压缩女性仅有的工作空间。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随之而来的,就是女性遭遇性别歧视等问题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选择已婚未育女性。
在这种生育环境极为不友好的环境下,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从法律层面一一入手。
直至2021年11月,我国已有16个省份通过修改后的计划生育条例,延长父母育儿假。其中,大部分省份将生育假延长至60天,并且增加由父母共享的育儿假。其次,多城尝试建立男女平等及更为生育友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保障女性公平就业的权益,如提供托幼服务、实施弹性工时、居家办公等灵活措施。
年度荐书:《职场妈妈不下班》
作者:[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工业革命以来,女性进入职场之后却并未从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她们以劳动者的身份进入职场参与第一轮班;另一方面,女性回到家做家务并照顾小孩,主力承担第二轮班。这使得她们承担更多的额外劳动,也使其生活于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
《职场妈妈不下班:第二轮班与未完成的家庭革命》由美国知名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所著。本书中,霍克希尔德对数十个双薪家庭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近距离观察了不同阶层、不同性别意识的夫妻如何进行家务分担。
通过家庭中的博弈和迷思,人们看到了育儿背后“照料之战”背后的权力关系与时代文化。社会对两性间不平等的默认与忽视,正在间接造成男女之间不平等的责任分配。
PART 5 心理之花与身体之树
#完善女性分娩前后抑郁筛查##接种HPV纳入医保#
2020年4月,湖南37岁海归女博士带着5个月女儿跳楼身亡,疑因产后抑郁。
2021年1月6日,香港名媛罗力力怀抱5个月大的女儿跳楼自杀。
此类案件频发,让女性的心理健康关注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处于生育期之后的女性更是如此。作为抑郁症发病高峰期,女性身份的转换不适,丧偶式育儿的压力让其不得不面临巨大的情绪旋涡。
在心理层面之外,“生理之树”也开始逐渐铺开,农村地区女性宫颈癌知识普及到HPV全面接种推广,整个社会层面都开始重视女性不同层级的健康状况。
年度荐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作者:[美]洛莉·戈特利布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要想冲破女性抑郁的困境,则必须面对自身已有的问题,同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即使不想通过医疗手段介入,那么找个人聊聊也是不错的方法。
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曾参与过《急诊室的故事》《老友记》的编剧制作,在三十岁左右时改弦易辙攻读医学硕士,最后成为了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
本书中,洛莉拥有双重身份,她既是问题的解决者也是咨询者,在通过专业技能看见来访者不断躲藏和逃避血淋淋的事实之后,洛莉意识到自己同样存在诸多心理问题,一样在逃避心魔。
但经过心理治疗后,她明白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一味地压抑自身情绪是错误的。当女性意识到这一点后,产后抑郁的高发率或许才能有所下降。
PART 6 女性表达
#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爱情神话#
这一年来,女性表达更加全面立体。年初《你好李焕英》上映,斩获票房54.13亿元的优秀成绩,而导演贾玲也因此迎来了演员之外的新身份。
女编剧游晓颖制作的《我的姐姐》同样收获了8.6亿的票房。直至年末正在热映的《爱情神话》,中国女性正通过影视有力地展现女性力量。
和过去女性背负的贤妻良母角色不同,女性意识觉醒同样反应在角色塑造之上,影视表达也开始进入高知女性的探索领域,这种时代转折正恰恰印证了女性地位的提升。
对于生活在困顿迷茫中的女性而言,这些作品或许能够成为一道光芒,引领其学会思考。
年度荐书:《致生为女人的我们》
作者:[韩]慎秀珍、[韩]林庆璇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活着,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或许有答案,或许没有。从上班族转换为专职作家的林庆璇,偶尔出出专辑唱唱歌的艺人兼作家慎秀珍。她们围绕“生为女人的我们”这样一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两人就像“骆驼与企鹅”一样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位既坦率又豪迈,而另一位则自认为与外界交流时比较“虚伪”。但她们像年少时期互相分享心事的少女一样,交换日记近半年。
她们堂堂正正地谈论恋爱、谈论爱情中的性、说自己讨厌生理期、讨厌什么样的人。她们挖掘、剖析自我,思索着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成年人。
PART 7 女权意识觉醒之路
#吴亦凡涉嫌强奸##货拉拉女乘客坠亡案##半裸男子半夜闯入全季酒店女住客房间#
2021年8月16日,吴亦凡涉嫌强奸被批捕,正是由于都美竹勇敢讲出自己所遭受的侵害,才得以推动事件顺利进行。尽管过程中她被贴上了诸多侮辱性标签,但她依然选择站出来为所有受害女性发声。
随后,“阿里巴巴女员工自爆遭性侵”一事登上热搜,其背后的职场性侵及权力压榨让人们意识到女性正在面临的被剥削局面。
7月,一名半裸男子闯入全季酒店女住客的房间,10月,厦门女性在出租房内被杀害;同月,上海一独居女性被碎尸放置行李箱中拉走……种种案件,让人们对女性的生存环境及人身安全产生担忧。
然而,暴力犯罪的出现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让女性保护好自己的层面,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社会,才是所有人需要不断推动的。
事实上,不止中国,全球女权意识都正在觉醒,美国metoo、韩国“姐姐来了”等活动,都让人们看到了Girls help girls的力量所在。只要多一个人发声,那么这股声浪累积在一起才会更加振聋发聩。
年度荐书:《厌女》
作者:[日本]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上野千鹤子为东京大学教授,日本最有名的女性知识分子、女性主义学者,可谓“日本的李银河”。“厌女”来自英语Misogny,指厌恶女性、仇视女性的行为或心理。
整本书的理论基本是塞吉维克“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homosocial)、同性恋憎恶(homophobia)与厌女症(misogyny)三角”理论框架和福柯“性欲望装置”进行延伸。
男人把自己置于欲望主体的地位,在观念上与女性对立,同时利用社会资源的优势把“获得女性”的行为作为巩固男性身份的条件。即使是女性被强奸,男性也会产生以下两种心理:女人是诱惑者;女人最后一定会被快感支配。这让男人的错误甚至是犯罪事实得以免责。
从理论分析角度来看,掌握绝对资源优势的男性凝视角度,必然会引发诸多心理不适。由此引发更多思考:我们所理解的男女平等究竟还有多遥远呢?
PART 8 容貌焦虑
#纯欲风##白瘦幼##审美变化#
“我的鼻子是不是要在垫高一些?”“又长胖了几斤,明天不能再吃了”这些关于容貌和身材的焦虑裹挟了不少女性。
2021年,纯欲风等关键词被频繁提及,人们的审美被固定在一定框架内,足够瘦弱、白皙成为了美的唯一模板。
女性开始放大自身的不完美,脸颊旁的痘痘、腰边的赘肉,不够挺拔的鼻梁,任何问题都足以被挑剔,甚至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的旋涡。
有人为了减肥节食催吐,有人为了丰胸死在手术台上,有人不顾脏器移位变形执意穿上束腰……对外貌的执着俨然陷入了思维怪圈。
一边说着女权意识觉醒,另一边却又将自己放置进男性凝视的审美之下,似乎有点矛盾。
年度荐书:《她们的传奇》
作者:[法] 佩内洛普·芭桔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书由佩内洛普·芭桔所著,她以女性为主题,聚焦古今中外的伟大人物,围绕她们的传奇人生展开了一段生动记录。
书中选取女皇帝武则天、《姆明一族》创作者扬松、环游世界的记者娜丽·布莱、坚持留大胡子的克莱门汀·德莱特、好莱坞最吓人的女演员玛格丽特·汉密尔顿,以及知名变性人士克里斯蒂娜·乔根森等人物的真实故事,将人们对女性的偏见碾压得粉碎。佩内洛普·芭桔在仔细查阅资料后加以自己的理解,耗时两年,最终将30个短篇故事以合集形式出版。
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但绘者非常精妙地还原了人物的样貌特点,十分传神。古灵精怪的画风、清新的色彩搭配、精美的人物事件跨页图,能够让读者感受绝妙艺术的同时,轻松解读世界伟大女性的传奇人生。
PART 9 自我提升
#女性的不同面貌##中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阿拉伯世界首位女总理#
女性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
从中国最美宇航员王亚平登入太空,到法国克拉里斯·阿格班尼奥东京奥运会击败偏见,夺得冠军。
从拥有地质学博士学位的63岁纳吉拉·布登成为阿拉伯世界突尼斯首位女总理,再到Facebook“吹哨人”弗朗西斯·豪根,女性以强大的力量及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众人面前。
她们不再是以往单一的形象,立体、富有情感、兼具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具备超强的专业素养,这一切离不开女性自我要求的提升和完善。
与男性相比,女性似乎更加具备坚持和韧性,正是这种强大的内核驱动力使她们愈发耀眼。
年度荐书:《职业女性的生活日常》
作者:[美]梅森·卡瑞
出版社:Pan MacMillan
这本书以一人一节的形式,讲述了艺术家、作家、政治运动家等不同女性工作者一天的安排以及她们如何进行创作。
不同的女性,其人生千姿百态,有的遵循规定,有些放纵天性,有人一生艰难坎坷,有人默默熬过无名岁月。
但有一个共同点则是,她们都出奇一致地拥有高度“自制”和“坚持”。这种共通的特质让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年度荐书:《Nice girls don’t get the corner office》
作者:Frankel, Lois P.
出版社:Business Plus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写给职场女性的书籍。它教会女性如何在从girlhood到womanhood进行转变,被誉为“女性职场能量第一书”。
在以往的教育中,女性被要求听话、顺从,不过分争取。
然而在男性为主导的工作场合中,女性需要学习如何勇敢争取资源和时间来更好的完成工作。如果想要攀上更高的山峰,则更要具备明确的目标甚至是野心。
尾
尽管女性权益之路已获得了不小的收获,
但我们未敢停下脚步,
因为还有诸多未被光芒照耀到的地方。
2022年,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守望相助,
持续发声、保持清醒,
也希望更多沉睡中的女性醒来,
只有此时,海浪才能将你拥起!
文|阳子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