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为何人们厌恶“没钱就是不努力”?

近日,头部主播因直播期间网友评论产品太贵,而怒怼其“要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一时间,所有被“背刺”的普通人瞬间破防,纷纷表示,“世界大多数普通人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努力生活“,他们认为该主播此番言论明显丧失了初心。

为何人们非常厌恶这种“你没钱就是因为你不努力”的观点?事实上,这种让人“不舒服”的想法,来自哲学家韩炳哲所说的「功绩社会」的文化建构。

「功绩社会」也可以称为「绩效社会」或「优绩社会」,它所秉持的理念就是“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在「功绩社会」中,人们的要求不再仅仅止步于「正常」,而是在此之上要追求「更好」,也正因为这样的过度自我要求,而催生了大量的过劳抑郁症患者。

事实上,「功绩社会」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竞争和择优而取的色号干农活方式,还关乎到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和平凡之人。因为大部分生存在其中的人会认为,那些无法适应丛林式竞争的人不值得怜悯,并把其贫穷的现状视为咎由自取,且会确保自己远离“向下流动”的威胁。

韩炳哲认为,这种态度会促使人们更少地同「他人」共同作战,这会不断摧毁集体亲密关系,导致彼此之间孤立疏离,最终陷入一种浓厚的倦怠感之中。

那么,我们能否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普通人呢?当没有获得足够优秀的指标时,我们又该如何接受自己的“不成功”?如何避免不被功绩社会所影响?

基于此,TOPHER推出本期特别策划,助力大家高效逃离「功绩社会」的评判指标,从而快乐”躺平“。

PART 1 为何人人倦怠?

21世纪是一个生病的时代:躺平、“丧”,以及现代人在社媒时代的孤独与迷失等等,都成为了当今社会新的病理形态,这其中包括忧郁症、注意力缺乏症、过劳症等各类型精神疾病。

事实上,它们不是传染病,而是梗阻症,同时,这一问题也并非由否定性的、免疫学上的他者导致,而是源于一种过量的肯定性。这种“肯定性”是过度生产、超负荷劳作和过量信息所导致的暴力。

与此同时,21世纪也是新的“倦怠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命变成了生存,人们从精疲力尽的自我转向了心灵层面的消耗殆尽。

在人人备感生存艰难和生活压力的世界里,努力做得更好是不是唯一的目标和出路?面对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疾病,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否与幸福划上等号?

或许在韩炳哲所撰写的《倦怠社会》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韩炳哲是“哲学界新星”,他回归人文传统和批判传统,在数字媒体时代照察社会情况和人类心灵,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

在《倦怠社会》一书中,韩炳哲强调,我们的竞争性、效绩主导的社会正在影响着每个人。较之于提高生命质量,多任务处理、用户界面友好的技术正在制造混乱,从抑郁症,到注意力分散,再到人格分裂,社会中蔓延着一种普遍的不安情绪。这种态度一度导致人们变得焦虑和歇斯底里,大家不仅没能实现自由,反而丧失了沉思的幸福。

韩炳哲通过本书告诉我们,可以诉诸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来发掘一种新的可能,以求在令人疲惫不堪的信息时代里开辟一隅风景。另外,作者主张从面对世界的倦怠回归面向自我的倦怠,在孤独和精神寻求中,为自我重建一个闲适空间,一个人们相互关注,彼此亲密的友邻社会。

与此同时,他还呼吁重建节日和假日的神圣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人们可以感受到自我的超越性存在和闲暇,而不只是物质性存在和消费的层面。因为,对于生病的社会而言,只有逃离百货商店式的世界,重建节日庆典般的场所,生命才能获得应有的意义。

荐书:《倦怠社会》

作者:[德] 韩炳哲

译者:王一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见识城邦

PART 2 为何人人痛苦?

1964年,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指出:“电子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在其与古腾堡技术的碰撞中,我们变得麻木,又聋又瞎又哑。”

的确,数字化信息交流的提升让我们变得愈加麻木和疲惫,这种状态被称之为「信息疲劳综合征(IFS,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也是由过量信息引起的一种心理疾病,通常IFS患者会抱怨分析能力不断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普遍焦虑,或者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

1996年,英国心理学家大卫·刘易斯对此病做出定义。起初,IFS患者主要为需要在工作中长时间处理大量信息的人群。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被IFS波及,原因在于,我们所有人都面对着快速增加的大量信息。

现在的人类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奴役、剥削的机器,但数码设备同样带来了一种新的强制,一种新的奴隶制。基于可移动性,它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一个工位,把每一段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的剥削甚至更为高效。

另外,智能手机在给与更多自由的同时,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而社交媒体大大强化了这种强迫。

那么,数字技术的背后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交流形式的变化让情感更加枯竭还是丰富?网络媒体时代带来新的伦理困境又有哪些?以上问题在韩炳哲撰写的《在群中》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韩炳哲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分析师,他指出,我们如今正迈向数字精神政治的新时代,监视社会拥有进入集体潜意识的通道,以此干涉大众未来的社会行为,并且由此发展出极权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数字媒体在主观判断之外,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生活,然而,我们却无法对结果做出全面判断,这种盲目,以及与之相伴的麻木共同构成了当下的思维危机。

通过哲学的睿智与分析的犀利,韩炳哲迫使我们去反思数字网络媒体时代的生存情调与伦理处境。他推进了大众社会考察的很多关键范畴、重新连接了哲学与经验,进一步揭示了数字时代人所面临的困境。在他的思考中,透露出了东方哲人的细腻与韵味。

或许看完本书你会明白,大数据时代之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新的哲学思维和框架,以此来指导生活。

荐书:《在群中》

作者:[德] 韩炳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见识城邦
副标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PART 3 如何接受普通?

假如我们注定是普通人,要如何过一生?如果能选择全身而退,另辟蹊径,人生会不会更轻盈一些?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逃离内卷,转身来到大理,决定成为一个普通人。他们创作、营生、修身、养性……过着身心灵和谐,具体又普通的生活。

比如湖北人简辉,毕业后她在北京工作六年,在公司上班,是一名行政部职员。她的不少家人朋友都在北京,在家人支持下,在北京拥有了一套小房子,每月还一些不高的房贷。按理,这样的人生应该算是不错。可是她置身其中,总是无法找到归宿感。“没意思”是时常从心底泛起的厌烦之感。

于是,她选择“裸辞”,背上行李,一路旅行最终停留在美丽的大理。她最初在茶园帮工打杂,后来开始学习茶叶种植,再后来和另一位姑娘一起接管茶园,开设茶室……虽然孤独,清净,可是简辉身上有了一种面对世界的确信和底气。

再看单亲妈妈戈娅,在去到大理之前,工作和生活都是一团糟。她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大理成为微店小老板,还会创办一所自闭症中心,帮助全国各地的自闭症孩子们。

这一切源自于她的儿子——火娃,一个退行性自闭症孩子。原本她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生活,可是当看到孩子每一次都依依不舍的拽着门不想离开的样子,戈娅认识到她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一天之内,她就做出了去往大理的决定。

到大理后,戈娅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再正确不过了。火娃非常适应大理的生活,他就如同进入到一个乐园,处处充满了可以提升他的感知与乐趣的地方。随着火娃的逐步变化,戈娅开始兼顾生活和工作,先是开设微信小店,后来她接触到了澳大利亚治疗教育专家芭芭拉,在她的建议下,戈娅开办了一所自闭症学校,帮助来自各地的自闭症儿童成长。

当然不止这两位,还有其他普通人开始了大理的重启人生,在由豆瓣人气写作者,女性公众号“她途”主理人,前媒体人祁十一所著的散文短篇集结首作《假如我们注定是普通人》中,通过十二个与众不同的故事,为大家展示了人生的十二种可能性。

或许,这正是另一种勇敢与清醒。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否想尝试下这样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人生呢?如果缺乏勇气,那不如先在阅读中获得一些能量。

荐书:《假如我们注定是普通人》

作者:祁十一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有风文化

PART 4 如何接受失败?

人生不会永远是坦途,总会有失败挫折。对你来说,失败意味什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让你难以直视,半夜懊恼以至失眠?还是一个被人拿捏的弱点,每次提起都在心中隐隐作痛?

我们经常把失败看作一扇关上的大门,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错误文化太不发达的社会,会将“失败了”和“是一个失败者”混为一谈。但如果失败也是一扇打开的窗户呢?由哲学家夏尔·佩潘所著的《庆祝我们的失败》一书中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夏尔·佩潘曾受邀参与各地讲座,她遇到许多企业家和工薪阶层因为破产、被解雇、丧失机会等原因深感受伤,有的甚至一蹶不振。她发现,许多人经历了童年、青少年,开始职业生涯之后,都不了解失败的感觉,因此,失败往往如同棒喝,让他们难以重振旗鼓。

为了让大家正确对待失败,她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凝结成了本书。从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到笛卡尔、康德、蒙田,到黑格尔、尼采、伯格森、加缪、萨特,再到弗洛伊德、拉康、阿伦特……通过讲述古今哲学家们对失败的敏锐洞察,夏尔·佩潘教导了我们关于失败的种种美德。

本书是对失败的解构和赞美,每章都会讨论失败的一个侧面,目的是让读者获得理解失败的哲学视角。作者认为,对失败的恐惧是限制青年人发展的罪魁祸首,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教育观。

她表示,错误的教育会让孩子理性主义有余,而经验主义不足。成功的人生不需要没有弱点,而是需要建立自身的优势和技能。因此,赶快失败吧!尽早失败,尽早爬起,通过联结创造力和工具性,才能把知识记得更牢,并且更敢于在生活中冒险。

在一个凡事都要求成功、不惜一切代价的社会中,这本书将教会我们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

荐书:《庆祝我们的失败》

著者:[法]夏尔·佩潘

译者:杨恩毅

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品:后浪

PART 5 如何快乐躺平?

在近年来的互联网热词中,“内卷”和“躺平”位列榜首,成为了人们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事实上,在效率至上和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无时不刻不被巨大的焦灼感包围,大家不仅在心理上无法说服自己“躺平”,就连真正躺平后也难以入睡,更不要说睡着后“一夜无梦到天明”。

但每个人类超过三分之一的生命长度都在躺卧中度过:睡觉、做梦、思考、阅读、休养身体等等。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何现在的人越来越无法躺得心安理得?你又是否思考过如何真正的快乐”躺平“?

德国作家贝恩德·布伦纳在趣味散文集《躺平》一书中探索了人类平躺状态的历史和文化,他旁征博引文化史上的奇闻轶事,向我们展现不同社会背景下躺文化的含义与变迁。

从古埃及人的芦席到现代人的躺椅,从地中海的超长午睡到日本社会的白日睡眠模式,这本书为人们解答了所有关于“躺”的秘密。例如,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皆有人认真探究“躺平”大业,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躺着享受美味佳肴,米开朗琪罗躺着画出了西斯廷教堂的绝美天顶壁画等等,躺着有助于帮助人们放飞思绪,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世界。

本书作者布伦纳在《躺平》一书中首次为“躺”进行了辩护,他认为,躺平并非消极懈怠的代名词,它可以是一次解放思想,激发创造力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躺卧必然有它的意义,这是一件非常随性自然的事情。当我们躺卧时会离地面和土地更近,甚至会与其相适应。这能促成一种特殊的联结,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放松自己,从一系列构成日常生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紧张节拍中抽离出来。

最后,他指出,躺卧同样也可以是一种反抗,一次整合思绪或者改变看法的机会。在一个前所未有地注重行动和高效的世界里,学会躺的艺术,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请服下这帖躺平焦虑抚慰剂,从此躺得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荐书:《躺平》

作者: [德] 贝恩德·布伦纳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Die Kunst des Liegens
译者: 南曦

在功绩社会中,

人们沉迷于自己的身份,

并倾向于认为“只有当事物得到关注时,才拥有价值”。

也正因如此,

人们会花费太多时间思考,

“被凝视时我看起来如何”,

却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用来“自我凝视”。

事实上,

”凝视”不仅仅要关注自己所获得的,

也要学会坦然看待人生的平凡,

接受普通,承认不足,补足局限。

只有这样,

才能逃离这个高压的功绩社会。

编辑|summer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TOP HER 栏目编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