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真正的女性力量是什么?
近日,由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出生于1957年6月的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2008年,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在她的带领下,12年来,学校累计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那些从华坪女高走出的女孩子们,也不再囿于大山一角,拥有了自己的人生。
她们有的成为了警察,守护一方平安;有的成了老师,接过了教书育人的重任;也有人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太太,虽然这件事曾在网络上引起过不小的波浪……但无论如何,每一位女孩子都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原本该部影片是为了彰显女性力量,但熟料却由于其不合理改遍引发网友不满。其中,酗酒家暴父亲在影片中变成了母亲形象,个别人质疑该片“削弱女性力量、污名化女性”。面对争议和质疑,该片两位编剧率先沉不住气,先后出面言辞过于激烈地回应,以至于又引发了新一轮舆情。
撇开本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真正的女性力量是怎样的?回望女性来时之路,一方面,新一代女性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接受了更多元价值观的塑造,也拥有了实现自我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压力的层层加码之下,女性在自我身份及其他角色之间更加难以平衡。
面对巨大的思想冲突,当代女性该如何实现价值。基于此,TOPHER特推出本期「女性价值之路」,希望为所有女性带来一丝启发。
PART 1 重估女性价值
在你们家,谁做饭,谁照顾孩子,谁刷马桶?你如何走向外面的世界?如果你在外工作,谁在家里呢?看完这些问题,你似乎会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女性,总会有那么一刻,仍然被困在社会所定义的“女人”身份之中。
女性的日常生活被怀孕、流产、婚礼、家庭暴力、葬礼、生病的孩子和学费打碎。不要怀疑,这是全世界女人的那些事情,不管你的社会身份如何。
战地记者梅根·斯塔克怀孕前在阿富汗采访恐怖分子,在伊拉克经历枪战,在南奥塞梯躲过导弹袭击……目睹无数战争的她,怀孕后却发现自己深陷家庭危机:她不得不在照顾婴儿和做家 务中“荒废事业”,而丈夫却能毫不费力地回到从前的生活。不愿在沉默中妥协让步,她将笔尖对准家庭,追问育儿与家务为何总被归为“女人的事”。
于是,她将所思所想凝结成为《女人的事》,从在职场横冲直撞的独立女性,到困守餐盘与尿布的居家妈妈,成为母亲迫使斯塔克理解女性的真实处境。她以日记般的亲密与坦率分享分娩的曲折、照顾新生儿的鸡飞狗跳与产后抑郁的窒息体验,讲述一位新手妈妈如何以保姆为救命稻草,在婴儿的哭闹与无尽的家务中寻回自我。
在中国和印度生下两个儿子后,是当地保姆陪伴斯塔克走过了最艰难的五年。在与中国“阿姨”和印度保姆共度的上千个日夜中,她洞察到自己对她们依赖与支配、信任与疏离并存的微妙情感,也意识到,自己的解脱以一部分女性远离孩子、困守雇主家中为代价。
斯塔克认为,家务这种无处不在的生理需求,一直阻碍着女性的发展,让女性保持缄默。在辛辣吐槽女性社会角色的不公,本书细腻坦陈生育带来的身心洗刷,堪称一部在尿布和失眠中寻回自我的回忆录。
这个故事也关于每个成为母亲后依然想要自食其力的女人,同样的故事在全世界重复发生。最后,作者指出,“女人的事”应由女人定义,重估每一滴汗水的价值,这才是女人的事。
本书通过一场痛苦而坦诚的调查,勇敢掀开了罩在女性生活真相之上的幕布,希望所有女性及男性看完后能够有所感悟。
荐书:《女人的事》
作者: [美] 梅根·斯塔克
译者: 詹涓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PART 2 找回女性价值
身为母亲,意味着作为独立个体的空间被极度压缩。在成为母亲之后,她就开始被叫做“XX妈妈”,以及在多年后又成为抚养、教育孙辈的“XX奶奶”。“失去名字”的背后,折射出女性作为个体身份的“自我”和作为关系身份的“母亲”之间的冲突。
一方面,我们看到女性以种种策略来竭力保全自己在母亲角色之外的自我实现。新一代女性得到了更好的教育,社会更多元的价值观,也为她们实现自我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与此同时,养育责任在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层层加码、“父亲”的缺席、职场压力加剧……都使女性在“做母亲”还是“做自己”之间感受到更大的冲突。
因此,当代女性在职场上似乎达成一种了共识——在工作中一定要展示自己理性、强大、可控的一面,隐藏所有的脆弱、不安或者情绪。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现代女性在做母亲之后,因为突然要承受艰辛的养育工作,可能会产生很多复杂的情绪,这些不够理性、强大、可控的情绪让现代女性感到挫败,产生自我否定。有人甚至认为,结婚生子会阻碍女性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让很多女性在做母亲后很难认同自己养育后代的价值。
传统文化会将母亲角色理想化,写给母亲的书也都是在指导养育,很少关注女性在养育中的心灵困境。这让现代女性在社会上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持和减压渠道,在心灵上感到孤立无援。
由莉萨·马尔基亚诺撰写的《女性的英雄之旅》一书解读了困境中的女性在心灵暗夜中摸索的漫长历程,通过分析来自全世界10余个国家的20多个神话传说、经典童话和寓言故事,探究了这些故事中暗合的女性心灵成长体验,唤醒女性认可自身情绪和直觉力的价值,并借助性别特质找到应对困境和压力的途径。
在本书中,作者莉萨·马尔基亚诺把“自我的消失”描述为女性“坠落—逗留—回归”中的一环。她为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发声,强调了女性个体成长的重要价值。作者指出,未被现代社会认可的女性特质更像是一口深井,在深层连接着女性的力量之源,即释放母亲的自我,需要社会对性别平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另一方面,在很多妈妈眼中,孩子代表新生和未来。她们通过审视自身的过往经历及意识形态,将自身的渴望及价值寄托于孩子身上,以弥补童年遗憾及个人的渴望。
本书是针对女性心理疗愈的专业读本,是作者数十年来专业经验的凝结,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依靠女性特质实现自我成长的方法,让阅读本书的过程变成一场女性心理救赎和成长之旅。
荐书:《女性的英雄之旅》
作者: [美]莉萨·马尔基亚诺
译者:黄天怡
出品:湛庐文化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PART 3 提升女性价值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越多越的母职难题摆放在了人们面前。
一个世纪前,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必须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且往往只能二者择其一;如今,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数量大幅增加,她们拥有了更多选择,更有机会同时拥有事业和家庭,但鉴于社会规范、工作性质、时间约束等,性别不平等问题尽管不如过去严峻,却依然存在。
从过去到现在,女性面临了哪些境况的转变,未来又该如何更好地改善?基于数十年的开创性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克劳迪娅·戈尔丁将自己的观察撰写成为《事业还是家庭》一书。
本书将20世纪初至今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群体分成了五组,深入研究了她们在事业、婚姻、子女等方面的理想抱负与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以及代际的演变历程。戈尔丁按照“家庭”和“职业”在女性生命周期中扮演的角色,把不同年代拥有本科学历的女性分为五组。
首先第一组女性出生于1878-1897 年,他们1900-1920 年大学毕业,从其一生经历来看,她们的终生成就在所有群体中最参差不齐。
第二组女性先工作再成家,她们1898-1923年出生、1920-1945年大学毕业。这组人开始结婚率极低,但最后却结婚养育了很多孩子。
第三组女性先成家再工作,她们出生于1924-1943年,这一组群体的相似度比其他任何一组都高。她们展示了类似的抱负和成就,结婚很早,有孩子的比例很高,大学专业和第一份工作都差不多。
第四组女性先立业再成家,她们出生于1944-1957 年,20 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大学毕业。这些女性明显从前辈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在婚姻、子女、职业和就业方面,第三组向第四组的转变是这些群体中最为显著的。
第五组则是事业与家庭兼顾。她们出生于1958年至1978年,1980年开始她们陆续从大学毕业。这组女性觉察到了第四组的失算,于是她们宣告,事业将不再成为家庭的绊脚石。
在研究完以上群体后,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性别不平等的快速解决方案往往都只是从女性方面入手。但无论是职场性别平等,还是家庭夫妻公平,都涉及等式的两端,所以解决方法也需要同时从等式的两端入手。另外,引发事业和家庭相互权衡的另一个原因与工作日益变得“贪婪”密不可分。
夫妻,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夫妻,如果进行分工,一人从事长时间、不规律的工作,另一人从事较灵活的工作并承担起照顾责任,那么他们的经济状况大体会更好。但这将导致夫妻不公平和性别不平等。
因此,作者据此给出了务实的解决方案,即必须矫正工作制度,重新铺设前进的道路;同时也需要消除夫妻中的分工不平等。只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努力争取夫妻公平,争取与家人共度时光,女性才能被进一步解放出来。
荐书:《事业还是家庭》
作者: [美]克劳迪娅·戈尔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
译者: 颜进宇 / 颜超凡
PART 4 认可女性价值
“不结婚是我们的错吗?!”“我可是全力奋斗到今天的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好容易找到份工作,一点一滴地证明自己,终于感到受到了认可时,已年过30。那段时间根本无暇考虑结婚,一路狂飙至今……心想要不还是去结婚吧,可这个社会却告诉我,40岁的女性已经没人考虑了……”
这或许是许多40岁左右的女性的心声,我们这代人,总感觉像是被摆在了一场“浩大的社会实验”的实验台上,从就业冰河期到金融危机,像领跑者一样在前人从未涉足过的处女地上不顾一切地飞奔,苦撑至今。父母辈在40岁前就大多就已得到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注定是奢望。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无心地问及结没结婚,有没有孩子,承受着周围人怜悯的目光。甚至有的人说什么“不结婚生子的人就是没尽到社会义务,应当被削减退休金”。但这真的是我们的错吗?
我们究竟是如何在大环境中一路摸爬滚打、生存至今的呢?我们的出路又在何方?在雨宫处凛撰写的《单身女性》这本书中记录下了当代女性的证言。
本书考察的对象是日本冰河期就业世代中的女性群体。作者根据“非正式员工”“中年女人的相亲”“生活的艰辛”“护理年老的父母”四个主题取材,采访了与自己同一年龄层、有类似境遇的多位女性。
有人明知公司的“努力就让你转正”是谎话,只能靠自我麻木来坚持工作的人;有人生了病也享受不到公司的福利,只能眼睁睁失业;有人找到了男朋友,却因为无法接受自己要先为他送终的现实而打退堂鼓;有人追求亲密关系却几经挫折最后放弃,决定与猫为伴度过终身;有人离开原生家庭,领着低保过着有些孤独却又不乏开心的日子;也有人拒绝消费主义裹胁,并在参与工会帮助他人维权的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
她们在泥沙俱下的时代洪流中或沉或浮,承受并对抗着日本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有形无形的歧视,也为记录当代东亚社会女性生存现状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证言。如果这样的经历能成为一种“生存”范例,对你有所帮助,那么也将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荐书:《单身女性》
作者: [日] 雨宫处凛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非正規・単身・アラフォー女性 「失われた世代」の絶望と希望
译者: 汪诗琪
PART 5 改变女性价值
在男权社会,女性在权力场的参与度有多高呢?几乎为0。从某种程度来看,权力的定义本身就已经将女性排除在外。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已经在政治、商业领域中艰难取得成功的女性,或多或少都在无意有意地扮演一个男性化的角色,但她们内心同时又排斥这种扮演。比如,玛格丽特・撒切尔就曾专门做过声音训练,以让自己惯于以更低沉的声线讲话,因为其顾问团体认为她女性的尖细嗓音不够有权威感。
除了这些少数精英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女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她们的声音总被忽略,社会对她们的容错率也更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权力对女性的接纳度有多高?女性是否可以重新构架一个权力世界呢?
面对这些问题,《女性与权力》的作者——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做出了回答。本书收录了比尔德两篇关于女性与权力的演讲稿,她从历史上的文学作品和现实情境中挑选了数个案例,来解释女性与权力的关系是如何在文化中被构建的。同时,她对目前权力的文化架构提出质问,在更深的层面上引发人们的反思。
比尔德以其睿智的头脑和辛辣的笔调重探性别议题,探寻了“厌女症”背后的文化根基,并将讨论引向公共场域中的女性声音、社会文化对女性与权力之关系的预设,以及少数“成功”女性拒绝将自己嵌入男性模板中的努力。
比尔德本身也曾经历过针对女性的歧视和网络上的性别攻击,在对这些个人经验的反思中,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人们的认知中,女性在权力架构里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那么难道不是权力本身需要被重新定义吗?她认为,无论是何种无意识机制导致了这一点,将女性始终排除在权力之外,都是巨大的不正义;而且无论是在技术、经济还是社会关怀领域,女性的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对我们来说都是难以容忍的浪费。
回顾过去,比尔德指出在女性公开声明立场的时候,为她们自己而战的时候,高声疾呼的时候,人们通常会用“咄咄逼人”,“喋喋不休”,“哭哭啼啼”等词语来形容女性。我们需要计较这些措辞吗?当然需要,因为它们构成和强化了一种社会沿袭下来的思维模式,它消解了女性话语中的权威、力量,甚至是幽默感。
此外,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女性的未知再次放回到家庭领域之内,它让她们的言语显得无足轻重。现在的情况依然如此:当人们听到女性的嗓音时,他们不会将其听成一种具有权威的声音,换句话说,他们没有学会如何从女性嗓音中听出权威性。
如何改变这样的困局呢?比尔德认为:”你无法将女性轻易置于一个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架构里,你必须改变架构本身“。 而改变架构本身就意味着以全然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权力;意味着将权力的定义与公共声望切割开来;意味着从协同运作的角度去思考,更多地去考虑追随者而非领袖的力量;意味着将权力当作一种属性,甚至是一个动词,而非某人的私有财产。
在比尔德所构想的权力的新定义中,它是一种“产生效用”、为世界带来某种改变的能力,以及被认真对待的权利一一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整体。这份耀眼有力的宣言,让我们看到女性与权力是密不可分的,也让我们看到获得权力的过程道阻且长,但只要向前,就可抵达。
荐书:《女性与权力》
作者:[英] 玛丽·比尔德 / Mary Beard
译者:刘漪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尾
张桂梅曾经这样告诉所有女性:
“当你生活在井底的时候,
你只能看到头顶的一方天空,
你就以为那是唯一的选择,
但其实,天空是如此的辽阔,
还有那么多的选项,你还没有见过。
读书,就是让你看到人生还有更多的选项,
就是让你在人生路上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读书可以;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读书可以。
当你读了很多书,
你才能知道这个世界很大、
人生有很多种活法、
你的未来可以有很多种样子。
当你见过辽阔的天空之后,
再选择想要停留的地方,
这才是你真正自愿的选择。”
希望所有女性都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并勇敢找回自我价值。
编辑|summer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