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情绪」旅行背后是什么?

City walk、酒店反向式旅游、寺庙游、特种兵式旅游、淄博烧烤游……回望2023年的文旅市场,你会发现,之前爆火的种种旅游模式虽然看似各有千秋,但又都围绕「情绪」二字展开。

例如,City walk主打随走随停,意在体验城市拐角的不经意魅力;酒店住宿游是为了感受平凡日常中的特别惊喜;而寺庙游则是为了寻求某种平和、稳定的内心。

简言之,这种以情感为主导的行为成为了消费者最高频次的旅游模式,且大多以Z世代群体为主。

2024开年,随着“尔滨”、“南方小土豆”等造梗文学爆火,哈尔滨摇身一变成了新一代旅游胜地,引发人们前往“朝圣”,就连许多北漂或是深漂的“尔滨”人都因为哈尔滨的火爆,难以买到一张春节回家的机票。

由此可以看出,「情绪」如今已经演变为了一股强大的消费动力,而那些甘愿为「情绪」买单的年轻人,其背后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悦己」。

根据talking data研究机构发布的《Y/Z世代消费洞察新趋势》数据,我们清晰地看到,与略显严谨的Y世代相比,Z世代用户在消费时更注重“自我满足”,他们试图尽最大能力满足自我兴趣爱好,从而让人生更有滋味。

「情绪」旅游则是这一波用户「悦己」的具体表现,他们最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基于此,TOPHER特准备本期旅行特辑,将不同类型、不同视角下的世界呈现在你我面前,希望大家阅读后能够有所收获。

PART 1 以热情书写旅行

“人的热情,究竟能够驱动一个人走到何处、走得多远?”宫崎骏的精神偶像、芥川奖得主——堀田善卫对这一问题用《热情的去向》做出了回答。

作为日本芥川龙之介奖得主、“战后派文学”代表作家,堀田善卫亲身经历二十世纪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无休止的战乱、纷争让他深刻反思人性和人类社会的本质;而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和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共同塑造了他超越国族与地域限制的国际化视野。

终于,他将目光投向了西班牙这片陌生的土地。在这里,堀田发现了多元文明经历对撞、交融,最终实现和谐共存的生动例证。《热情的去向》一书则依据其旅居西班牙近十年的亲身经历创作。

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堀田善卫于远赴异国,足迹遍布伊比利亚半岛:位于“大地之极”的历史名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见证异质文化交汇融合的阿拉贡;在独立之路上坎坷前行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作者还实地探访了由法国和西班牙共同参与管理的安道尔、拥有欧洲最古老语言之一的巴斯克地区,以及马约卡岛上的犹太人聚居地等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区域和边缘性群体。

在饱览各地山川风物的同时,堀田善卫以洒脱自然的笔调将西班牙及周边地区千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与社会变迁娓娓道来。特别是对于战争酷烈的反思和有关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体悟,反映出作者超越同时代作家的全球性视野和广阔视域。

总而言之,《热情的去向》在文明更迭的宏大视域下,以东方的视角深度挖掘了西班牙多元文化和谐交融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整个人类的生活边界被重新划定、世界格局动荡不断,如何构建当下与历史的联结,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现今时代找寻文明之间相互理解和交融的可能,堀田善卫的思考或许能给当代读者更多启示。

荐书:《热情的去向》

作者: [日本] 堀田善卫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KEY·可以文化
副标题: 《西班牙断章》姊妹篇
原作名: 情熱の行方
译者: 陆求实

PART 2 以思考描绘脚步

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阿富汗有一段难得的窗口期,援建力量得以进入阿富汗。也正是在这时,印度女记者塔兰得以在这段和平期内多次往返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她的视角来看,这座处于动荡状态的城市,虽然遭受近乎无休止的战乱和苦难,但和平的希望一直在人民的心中闪烁。人们经历了它的满目疮痍和艰难转型,也重塑着这座古老城市的最新面貌。

用漫步的方式,塔兰反复探索这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体察它的过往与当下、社会与民生,进而思考冲突与和平如何塑造这座城市,如何让它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最终,她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凝结成《暗影之城》一书。

本书通过五个侧面为读者剖析不大可能被普通人看到的、隐匿在暗影中的、浮游于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喀布尔。这是一本跨类型的回忆录和旅行笔记,以波斯语诗歌和《巴布尔回忆录》为线索,展现了多年战乱之后阿富汗社会和人民的心理创伤。

塔兰借由深入的探访和细腻的文笔带领读者挖掘出喀布尔幽灵般迭代的过去和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在急剧变化的政治现实中捕捉那些相对稳定的文化与社会连接,在遗忘中打捞记忆,在断裂中发现连续,在暗影中寻觅光亮。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和勇敢无畏的旅行者,塔兰以敏锐的观察与诗句般的文字,奉献出一个刻画细微、层次丰富的喀布尔。也正因如此,她让这座城市鲜活起来,把历史、政治与个人经历编织在一起,创造出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

荐书:《暗影之城》

作者: [印]塔兰·N.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一个女人的喀布尔漫步
原作名: Shadow City:A Woman Walks Kabul
译者: 陈元飞

PART 3 以漫步感受美好

关于散步,哲学家、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这样形容:“散步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行动。”正因如此,一同散步的两个人都会放下平日的戒备心,更容易聊一些心底的话题。

作家李维菁也曾写道,“我们要散步,我们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只有在散步的时候我们真正的谈话,老派的谈话。”散步可以为亲密的情感和坦诚开辟沃土:在城市的迷宫中,我们漫步,我们交谈,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用一种有点老派的方式,深入地了解另一个人,甚至一座城。

那么,你是否想过,在人生这趟旅途中,邀上二三知己,一同泛舟畅谈?闲暇之余,你又是否愿意散步于山野田间,呼吸自然的气息,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合集中,通过17世纪到20世纪几十位作家的作品,我们节选出“漫步”“友谊”“独处”“美食”四个主题段落,分别为《出门散步去》《送给朋友的花束》《孤独不算烦恼》《布丁国的酋长》,该系列由牛津大学的专业学者撰写导读,为人们列举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例如《出门散步去》呼吁我们走出门外,去户外感受自然,也鼓励人们在漫步的过程中静心思考;《布丁国的酋长》则向读者介绍了西方独特的饮食文化,汇集了美食家们对饮食文化的思考。

书中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希望能为当下忙碌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一种审视人生的新角度,去感受自身与世界的联系,观照内心,体会生命美好。

在《出门散步去》一书中,作者苏西·克里普斯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分享了多位作家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徒步旅行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另一些人,则通过徒步旅行,挑战了自己的极限,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让你重新发现自己、平静内心的指南,还教会我们用爱和感激的眼光看待世界,让我们懂得在繁忙而纷扰的现实中如何找到一丝宁静和自我。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领略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生体验和智慧,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人生。

《布丁国的酋长》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美食文化书籍,带领大家深入探索英国及受英国影响的美食,同时领略百年前英国厨房的独特魅力。

书中不仅介绍了英国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还揭示了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感受到英国美食的独特风味和魅力,了解更多关于英国文化和历史的有趣知识。

除此之外,《送给朋友的花束》还带我们一起讨论友谊的本质,友谊之于人生的重要性;《孤独不算烦恼》也在不断提醒读者独处和孤独的必要性,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书籍,人们能够愉快完成人生这场旅行。

荐书:《关于人生这场旅行的四件小事》

作者:[英] 扎克·西格 / [英] 苏西·克里普斯 / [英] 安妮·格雷 / [英] 米歇尔·门德尔松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副标题:《孤独不算烦恼》《出门散步去》《布丁国的酋长》《送给朋友的花束》
译者:丁林棚 / 朱红梅

PART 4 以行走寻找意义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行走,我们都在行走中寻找意义。而日常的行走,是简单的疗愈。

例如,尼采就是一个出色的行走者。他曾说过: “我是一个行走的人,无论我未来命运如何,也不管我今生怎样生活,我都需要缓慢前进,不断向上。因为人总是通过自己而经历人生。”

法国诗人兰波同样也是一个“把风当作鞋垫的人。”当年,年轻的兰波说过:“我仅仅是个行人而已。”事实上他一生都在行走。

再看卢梭,他曾表示: “我只有在散步的时候才能做些事情,乡村就是我的工作室。”在《忏悔录》中,他回忆道,自己最初的漫长旅行很快乐,每天都充满阳光。“我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像在独自步行时那样,尽情思考,存在,生活,做着自己。”

事实上,行走是一个融入生活的过程,你会感到皮肤中的每一个毛孔都浸润着高山的气息,身体也仿佛成为脚下土壤的一部分。

这种融入自然的改变来源于自身,是灵感的突然觉醒,这时,永恒的情感体现在对此刻霎那的震颤中,犹如闪烁的火光。

由弗雷德里克·格鲁撰写的《论行走》一书,将康德、尼采、梭罗、卢梭等行走爱好者的高见与体验集合在一起,我们经由本书得以追随这群城市漫游者行走,倾听他们的不同见解。

一般来说,普通人或许会本能地从缺失的角度看待行走:他们认为行走者不参与任何交流,不再从属于任何传递信息、图片、商品的社交团体。然而,行走者却认为这并不重要,他们觉得这恰恰是行走的自由。

在行走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忘记身份这一概念,也会抛开功成名就。这种自由在于不成为任何人的洒脱,缓慢行走的一天可以延长时光,任由众人自由呼吸,并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钟都更富有内涵,而不是一味地去填充每个时刻。

这正是行走的奥秘之一:对风景的慢慢靠拢。

在行走时,人们逐渐认识到,快乐也是一种与行为息息相关的情感活动。而行走时身体的感受,也让我们更能理解哲学意义上的快乐。

实际上,《论行走》更像是一本哲学散文集。作者在25篇散文中,用优美如诗歌般的语言和鲜活的哲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行走的重要性。

看完这本书,你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放下手机行走起来,去激发创造、唤醒自由,同时也令灵魂获得平静。

荐书:《论行走》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格鲁

译者:杨亦雨

出版社: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PART 5 以体验重获新生

他拥有多数旅行者无法获得的访问权限:在科伦坡,他深度体验僧伽罗族精英的社交生活,采访国会议员、前总统、板球运动员,觉察到了伟人的源起;在其他地方,他与前海军中校一起踏上冒险之旅,与最后一位种植园主共进晚餐,见到了“夜叉女王的后裔”维达人的大王。

他在漫游中洞察这片土地的历史与当下:沿着“伟大之路”,他在行走中追溯三个欧洲强国与康提王国的对决;探访贾夫纳,他从“前线”发出有关斯里兰卡内战的报道。

他倾听不同的声音,触摸到了一个国家的脉搏:从伦敦的泰米尔人社区到战火不断的天堂之岛——斯里兰卡精英的“小英国”,从狮子的子民与大兴水利的国王们到禁火区的炮火。

他特别关注女性、少数群体和普通斯里兰卡人的生活,他就是英国旅行作家吉姆雷特。区别于单纯的旅行记录,吉姆雷特将自己在“印度的一滴眼泪”——斯里兰卡的旅程进行了深度刻画,最终凝结成《大象的国度》一书。

凭借在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惊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斯里兰卡在多姿多彩同时也苦难深重。为了全面感受这个岛国的魅力,吉姆雷特从科伦坡出发,穿越不同时空,向人们展示了关于这片土地的迷思。

在漫游的过程中,吉姆雷特意识到每个城市都有昔日殖民地的幽灵,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文化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遗产,而古都阿努拉德普勒和康提展示着古老文明往日的辉煌;“夜叉女王的后裔”维达人力图在现代社会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圣地卡塔拉伽马把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聚在一起,仿佛他们不曾有过长达几十年的战争。

当吉姆雷特循着大象的道路,与朝圣者并肩前行时,他深度触及着这个国家的灵魂。他深刻意识到,斯里兰卡正在努力从创伤中解脱出来,并展现它的活力与风采。

除了旅行之外,书中还披露了少为人知的人和事件:猛虎组织与印度维和部队的相爱相杀;日本海军、“竞技神”号与英国人的珍珠港等等,换句话说,这是一部结合旅行、历史和现场调查的非虚构佳作。

事实上,传统旅行作家一般会把自己的旅行写成一个偶然事件,不追求对旅行目的地的全面覆盖。而吉姆雷特则更像是完成一个科研项目,读完全书,你会看到这些散布全书的讲述如同拼图一般,最终呈现出斯里兰卡自殖民时代至现在的历史图景。

荐书:《大象的国度》

作者: [英]约翰·吉姆雷特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斯里兰卡漫游记
原作名: Elephant Complex: Travels in Sri Lanka
译者: 赵美园

事实上,

人们热衷于旅行,

或许是一种对日常生活的「逃遁」,

而越是感受到压力、无趣、痛苦的人,

越有可能被旅游背后的浪漫及悦己所吸引,

从而选择踏上旅途。

无妨,

假如工作、生活让你倍感疲惫,

不如背上行囊,

进入一段「悦己」旅行,

收获更高情绪价值。

编辑|summer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TOP HER 栏目编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