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少年与恶的距离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遭3名同学杀害并埋尸引发热议。据报道,三名犯罪嫌疑人在杀人第二天,仍若无其事地到学校上课,其手段之残忍,反侦察意识之强令人震惊。

受害人和三名嫌疑人均为13岁至14岁的未成年人,且皆为留守儿童。目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案件正进一步审理当中。然而,该案的发生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频频发生的霸凌事件,以及刑事责任年龄到底该如何界定。

事实上,全球各地普遍存在儿童暴力与霸凌现象,且不断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儿童和青少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校园暴力与欺凌-全球现状报告》数据估算,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某种形式的暴力与欺凌。

具体来看,霸凌儿童涵盖身体暴力、心理暴力、性暴力及欺凌等多项内容。现有数据表明,最常见的欺凌形式为:口头侮辱、骂人、起恶意的绰号;殴打、直接攻击和偷窃;威胁、散布谣言和社交排斥与孤立。

此前,北京也曾发生家长霸凌事件,两个孩子打闹,顺义后沙峪某篮球馆创始人爸爸愤怒的要求两个孩子“认真的打一场”,打完后,其中一个孩子和他的赛某思员工妈妈将打架甩锅给其他孩子,“是他们让我打的”,这位篮球爸爸在未与家长沟通前提下,私自恐吓教育其他孩子,拒不道歉,最终走上法庭。法院全程未问及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最终此案不了了之。法律永远是比道德还低的约束标准,此后,赛某思+某度夫妇再次开车全责追尾被甩锅孩子所坐车辆,至今拒不赔偿。

培根说,“一次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则是污染了水源。”

更普遍的是,当欺凌一个人变成一个集体的“正确法则”,旁观者也被迫站队,这也是为何校园欺凌最容易形成群体行为的重要原因。

为何会出现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究竟该如何防止?预防和化解校园霸凌,还需做出哪些努力?本期特别策划,TOPHER特从校园犯罪的概念界定、出现缘由、受害者心路历程等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思考。

PART 1 何为校园欺凌?

1982年,三个挪威男孩因欺凌自杀引起挪威政府关注;1983年,挪威教育部委托并资助奥维尤斯教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校园欺凌调查研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反欺凌运动。

也正是在此期间,奥维尤斯教授研发了享誉世界的奥维尤斯欺凌问卷和奥维尤斯校园欺凌预防干预方案,前者至今仍是权威的校园欺凌测量工具,后者则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性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方案。

1986年,奥维尤斯教授首次提出了(Bullying at school)这一词汇与概念,并终其一生投身校园欺凌防治研究,是校园欺凌问题研究领域的先驱。

《校园欺凌》一书是奥维尤斯教授在欺凌领域研究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内容涵盖欺凌的界定、类型、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奥维尤斯欺凌预防干预项目的内容和效果检验等。

到底什么是“校园欺凌”?本书给出了定义与阐释——作者认为,当一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受到一个或多个学生的消极行为对待时,他就是被欺凌了。

本书为准确识别校园欺凌并采取针对性举措提供了科学、可信、可行的建议。例如,关于校园欺凌,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成年人的意识和参与,是否会决定校园欺凌事件的走向。

通过一系列影响因素+识别指南+干预方案,作者为众人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认知,并助力大家掌握有效方法,更好地守护孩子。

整体来看,本书对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群体而言非常具有警示性、启发性意义。

荐书:《校园欺凌:我们了解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作者:[挪]丹·奥维尤斯

译者:张文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PART 2 为何会出现未成年人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中披露,2017年至2021年,我国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高达308147人次,2021年受理审查逮捕人数较2017年上升30.6%。期间,几起未成年人实施的极端暴力犯罪更是引发公众广泛的关注。

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更容易因冲动而误入歧途。传统观点认为预防未成年犯罪,一方面要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推崇赞美教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少年与恶的距离》作者宫口幸治在接触大量未成年犯罪的孩子之后,发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知功能普遍低下,甚至不知道如何把蛋糕三等分。面对这些“不会切蛋糕的孩子”,帮助他们真心反省之前,人们是否应该评估他们是否具备反省的智力?

本书探讨了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真正机制,在日本引发全民讨论热潮。其作者宫口幸治是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通过和这些孩子深入交流,他猝然得知这些孩子亟须介入支持或接受特殊教育。

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智力障碍”指的是智商低于70分的人群,这个定义其实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提出的。如今,智商介于70~84之间属于“边缘智力”。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边缘智力”及以下的群体占到人口总数约16%。而“边缘智力”在未成年犯罪的孩子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在大众中的比例。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就不断通过“问题行为”发出“求助信号”。然而,我们看见了吗?又或者当作一回事了吗?

事实上,大至教育制度、司法体系,小至你我每个人……整个社会氛围与做法,全然将这群孩子隔绝在外。少年管教所里犯罪少年的真实境遇,反映出社会的失败和我们的冷漠。在成长各阶段连连被忽视的孩子们,长大后迅即成为被社会遗忘的一群人。

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多年总结的经过验证的简单方法,每天只需要5分钟,就能完成不会伤害孩子心灵的“认知功能强化训练”,可以切实帮助“边缘智力”的孩子学会反省,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概率,对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荐书:《少年与恶的距离》

作者: [日] 宫口幸治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ケーキの切れない非行少年たち
译者: 郎旭冉

PART 3 如何杜绝校园欺凌?

“若欺凌者有五人,他们都认为自己只需承担五分之一的责任,而被欺凌者却要承受五倍的痛苦。”因为被害者已经不在人世,我们无法直接去倾听他们的心声。所以,身为资深自由记者和纪实作家的镰田慧选择四处走访自杀孩子的父母,想要深入了解那些受到欺凌的孩子的感受。

但是,通过多次去拜访那些受害者的父母,聆听他们的悲叹,将孩子逼至自杀境地,或者说是未能尽到挽救他们生命责任的当代学校,以及残酷凉薄的孩子们的世界,却逐渐浮现在众人眼前。

甚至于,这种将人欺凌至死的残酷,在事件之后还蔓延到受害者的父母,转变成区域对被害者家人的孤立问题,这简直超乎众人想象。

为何会有校园欺凌,受伤的孩子究竟遭遇了什么?在《欺凌自杀》一书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有别于同类图书案例分析、追责、批评的叙事框架,本书以校园欺凌受害者家长的锥心亲述,直抵欺凌行为的本质,激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阅读一个个沉重的案例,特别是倾听了孩子们的遗言,任何一个有良知的读者都将深切感悟到,痛苦是不可比较的,质问受害者不够坚强是何等虚伪自大。

本书虽成书较早,如今读来却毫无隔膜感。校园欺凌一直是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悲剧总是一再上演。然而,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1999年至2005年间,欺凌自杀事件的数量却是“零”。这反映了学校和教育行政当局应对欺凌问题时重私利轻责任,瞻前顾后、束手无策,因而一味粉饰太平。

镰田慧深入采访了12个因欺凌而自杀的孩子的父母,通过他们的证言,揭露教师的冷漠疏忽、校方的推卸责任与教育委员会的明哲保身。通过本书揭露出的严峻的现实令人忧虑,更发人深省,最后,作者在书中也明确指出,要阻止悲剧发生,只有杜绝欺凌行为本身才能实现。

荐书:《欺凌自杀》

作者: [日] 镰田慧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副标题: 12个孩子的父母的证言
原作名: いじめ自殺:12人の親の証言
译者: 吴松梅

PART 4 如何面对犯罪事件?

当全球化让距离越来越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传媒技术足以将灾难的现场在视觉和听觉上带到我们身边。这或多或少让我们对不相识的他者,产生了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同情心。

这种看似普世的同情心,将指引人们走向无边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种抽象的伪道德,最终让人们成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呢?

面对全球性的灾难,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他人的苦难?当人类难以采取具体的行动,这种流于纸上的道德情感,会让我们成为伦理上的键盘侠吗?

事实上,这个疑问同样出现在这次的邯郸校园欺凌致死事件中,网友们纷纷表示愤怒及痛心是因为无辜的孩子遭遇了如此恶性。换句话说,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各地,让我们因此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

但卢梭曾指出,当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创作了《无处安放的同情》一书。本书通过引用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本书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例如,书中写道卢梭认为,捂住耳朵的哲学家过度的深思熟虑,扼杀了他的怜悯心,压抑了他对可怜人施救的自然冲动。深思苦想虽然使他的善意与温情能够覆盖整个人类,却让他在现实中施助的能力退化。这也就是我们为何在需要对具体的对象承担义务时,推三阻四的原因之一。

那我们又为何对远处他人产生同情心呢?回归到此次新闻事件,其原因在于,当摄影技术捕捉到世界上某一角落的惨状,观者会在距离感上出现错觉,仿佛远处发生的一切比身边的不幸更容易触动他们。

事实上,《无处安放的同情》的德文原版早在2003年就已问世,当时正值红绿联盟政府的执政艰难期,长期的经济低迷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成为德国媒体最关注的话题。

与此同时,汉宁·里德敏锐地意识到,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正在对传统的道德情感产生一些不可逆的作用。网络时代,我们的关注成本太低,对受灾者深切的情感往往更多是流于键盘之上。而具有道德意识的人,无论不幸是在身边还是在远处发生,他们都不会对它视而不见。

放入当下的社会语境,《无处安放的同情》同样具有参考意义,也会引发人们更多思考。或许,在一个全球化和商业化的世界中,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自己该以怎样的面貌面对不同的社会事件。

荐书:《无处安放的同情》

作者:[德]汉宁·里德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万有引力

PART 5 如何合理安放愤怒?

你是否有思考过?在那些陷入漩涡中的主人公之外,还有另外一批人正在遭受痛苦的侵袭,这群人则是“加害人家属”。2010年4月5日,日本政府第一次公开了全国犯罪加害人家属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50个家庭中,仅有37个家庭回复,而这些调查结果则揭露了加害人家属痛苦的根源。

例如,没有对象可以谈论事件、不知如何应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因为每天报道而大受打击、受到威胁与骚扰等等,甚至还有加害人家属在意见栏补充“曾自杀未遂”或“考虑过自杀”。

如今的网络化发展和媒体造势,更是把加害人家属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肉搜索等行为蔓延至线下,正在全面深入地影响他们的生活。《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铃木伸元则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现状,他表示,日本对于加害人家属的关注度并不高,偶尔几次加害人家属的出现,也离不开社会的攻击和谩骂。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铃木伸元写下《加害人家属》一书。

本书以NHK电视台播放的《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大幅加入了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信息,它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压力和处境;也有对轰动一时的旧案的整理和重访,对互联网狙击加害人家属现象的思考,同时还探讨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重于惩罚。

铃木伸元无意高声呼吁加害人家属的权利, 但他认为,让大众了解加害人家属的遭遇是有意义的。身为媒体工作者, 因为本书而开启的各项采访,也令铃木伸元再次意识到应该时刻注意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力。

他认为,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

铃木伸元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本书。事实上,《加害人家属》一书并非辩解,而是旨在提醒人们连带苛责的不合理之处,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更加合理地运用网络媒体。

荐书:《加害人家属》

作者:[日] 铃木伸元

译者:陈令娴

出版社: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对于未成年人受害者而言,

欺凌可能不是一时的伤口,

更多是漫长时光里太阳无法照耀到的角落。

而那些欺凌者留下的伤害,

有的人可能需要用一生来自我疗愈。

在TOPHER看来,

如何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如何防止未成年任犯罪行为的发生?

成为了今后的探索重点。

而这些都是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

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希望在未来,

我们能够为所有少年,

打造一个阳光普照的生存空间。

编辑 | summer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TOP HER 栏目编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