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日前,被称为宫崎骏“真正”封笔之作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正式上映,这部头顶“第9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光环的影片吸引了许多忠实粉丝及所谓的“路人粉”走进影院,而其中精美的画面及宫崎骏一贯的独特创作理念,也让不少人感叹一句“青春的归来”。

然而,除了高度赞扬之外,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过于晦涩,难以看懂”,他们认为虽然画面表现极佳,但叙事手法过于意识流,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尽管这部影片评论两极分化,但不得不说,作为宫崎骏导演生涯的第十二部长篇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依然是一部值得打出高分的作品。它没有与所谓的商业化做出妥协,而是将宫老爷子的“任性”打碎揉了进去,从而打造出了一个类似宫崎骏自我传记的作品。

这部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的同名小说,出于对这部书籍的喜爱,宫崎骏在最初就选定了将书名作为影片名称。在长达7年的创作过程中,影片融合进了复杂的时代背景,反战主义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等诸多内容,最终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极为立体的主线故事。

失去母亲,面临父亲再娶的主人公真人、笼罩着死亡阴影及战争气息的地下世界、亦正亦邪的同路人……宫崎骏通过笔触既回顾了自己走过的一生,也让人们不得不思考:究竟,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或许正如他所想要表达的,“无论时代如何残酷,都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

什么是真正的人?这句话放到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如何找到人生之路的最终答案?基于此,本期特别策划中,TOPHER围绕“人生”这一关键词展开探讨,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启发。

PART 1 怎样的人生是你想要的?

本书提及宫崎骏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就不得不说一说它的同名书籍。这部书籍讲述了15岁少年小哥白尼与舅舅一起进行关于校园霸凌、个人尊严等问题的思考,探讨生而为人真正重要的东西。

从10岁到70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与宫崎骏结下了奇妙的缘分:小学时,宫崎骏在教科书上读到书中节选,不久后偶然在家附近的旧书店再次看到并买下;将近60年后他仍对这本书记忆犹新,在自传中写道:“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初次翻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时的感受,心中毫无缘由地涌起一股怀念之情。”

2017年,将近80岁高龄的宫崎骏宣布正在制作一部电影,并直接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选定为电影名。正像宫崎骏说的那样,“这本书传达出了这样一种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都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

本书因内容隽永深刻而入选日本教科书,受到中日名家一致推崇,各版本总销量登顶日本2018年图书总榜,并领衔日本中学教师票选“送你一本书大奖”,“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更入围日本2018年度流行语大奖,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热议,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书中作者提及,任何一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人生中去看、去多方面感受,这样才能够理解前人的真情。与此同时,作者鼓励所有人都应去积极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这一理念也鼓舞了不少人,踏上寻求真理的路径。

荐书:《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作者: [日] 吉野源三郎 / [日] 胁田和(绘)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译者: 史诗

PART 2 人生真的有标准答案吗?

对于当下的年轻群体而言,探寻人生的意义成为了新的命题,尤其是面对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更多人都在苦苦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甚至在不确定的路上寻寻觅觅,勤勤恳恳,最后撞得头破血流。

这个时代是怎样的呢?它像是万花筒般令人目眩神迷的存在,选择和诱惑无处不在:社交媒体上他人光鲜亮丽的生活、有趣又丰富的新奇体验,让我们对自己拥有的现状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更对所谓的“成功”模版生出渴望。

然而,人生真的有标准答案吗?别人拥有的就一定比你的更好吗?并非如此。

由知乎携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合作推出的《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生活模版的魅力。本书展现了23位主人公,让我们看到这代年轻人中理性、认真、好奇、热诚的一面。

在这里,他们有人找到了自己的解答,有人遇到了有趣的灵魂,有人点亮了生活的灯盏,有人锚定了人生的航向。你会读到在故宫守护古建筑的段子手、完成黄河全程漂流壮举的工程师、带上爱人一起旅行的专职博主、专门教人如何送礼物的时尚达人,以及挚爱足球的灵魂创作搭档等人的故事。

比如在不知名四线小城开设咖啡馆的DimLau,将店名命名为“定格咖啡”,开店12年,他坚守初心,保持纯粹。比如探险家闪米特将漂流当做一生的事业,前半生的他是一个外企工程师,拥有亮丽人生的他却在接触皮划艇后辞掉高薪工作,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41岁那年,他一人一桨,沿黄河漂流。比如从南开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博物馆工作的「螺旋真理」,他曾参与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受到热烈反响。

除此之外,还有旅行博主小墨和阿猴夫妇,儿童课程设计师打泡泡等主人公,他们都从事着自己热爱的事业,特立独行,意义非凡。

透过知乎这扇窗,我们看到了另一些生命,在同样的时间维度里,捕捉机会、拥抱变化,开启全新的体验,其中有忐忑摸索,有锚定而动,有一路顺遂,也有跌宕起伏,但无一例外,他们是坚定及勇敢的。

这种力量为当下在迷茫中渴望活得明白的年轻人送上了一束光,也让你在面临重要选择时,学会询问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

在《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这本书中,众人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那些平静的文字、深度的思考、深刻的感受,都在讲述着勇气的意义、传奇的意义、探索的意义、向死而生的意义。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让人们看到如何拥抱生命的无限可能。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但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参考答案,可以从浩瀚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北极星,也可以在喧嚣、孤独甚至黑暗中找到前行的既定方向。

荐书:《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作者:知乎研究院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知乎BOOK

PART 3 我们能否坦然面对人生的失败?

人生不会永远是坦途,总会有失败挫折。对你来说,失败意味什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让你难以直视,半夜懊恼以至失眠?还是一个被人拿捏的弱点,每次提起都在心中隐隐作痛?

我们经常把失败看作一扇关上的大门,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错误文化太不发达的社会,会将“失败了”和“是一个失败者”混为一谈。但如果失败也是一扇打开的窗户呢?由哲学家夏尔·佩潘所著的《庆祝我们的失败》一书中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观点。

夏尔·佩潘曾受邀参与各地讲座,她遇到许多企业家和工薪阶层因为破产、被解雇、丧失机会等原因深感受伤,有的甚至一蹶不振。她发现,许多人经历了童年、青少年,开始职业生涯之后,都不了解失败的感觉,因此,失败往往如同棒喝,让他们难以重振旗鼓。

为了让大家正确对待失败,她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凝结成了本书。从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到笛卡尔、康德、蒙田,到黑格尔、尼采、伯格森、加缪、萨特,再到弗洛伊德、拉康、阿伦特……通过讲述古今哲学家们对失败的敏锐洞察,夏尔·佩潘教导了我们关于失败的种种美德。

本书是对失败的解构和赞美,每章都会讨论失败的一个侧面,目的是让读者获得理解失败的哲学视角。作者认为,对失败的恐惧是限制青年人发展的罪魁祸首,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教育观。

她表示,错误的教育会让孩子理性主义有余,而经验主义不足。成功的人生不需要没有弱点,而是需要建立自身的优势和技能。因此,赶快失败吧!尽早失败,尽早爬起,通过联结创造力和工具性,才能把知识记得更牢,并且更敢于在生活中冒险。

在一个凡事都要求成功、不惜一切代价的社会中,这本书将教会我们重新控制自己的生活。

荐书:《庆祝我们的失败》

著者:[法]夏尔·佩潘

译者:杨恩毅

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品:后浪

PART 4 我们能否松弛度过人生?

如今,年轻人的理想正在变得非常接地气,他们不再追求普世意义的成功,而是将“松弛”的人生状态视为高级目标。在他们看来,如果人生是一场长跑,那么松弛感就是最好的状态。

凭借这种放松的心态,你的身体也会保持着均匀的速度前进,专注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去,且精神状态不会因为紧绷而焦虑,也不会被身边竞跑者的行动打乱节奏。

那么,松弛感究竟要如何获得?事实上,它不可能通过自我催眠获得,要想长期免于焦虑困扰,还是要拥有举重若轻的能力:看得透、想得通、搞得定。

由《奇葩说》幕后培训导师、人气辩手胡渐彪撰写的《松弛感:成为有办法的人》 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论,让松弛感成为可被掌控的生活状态。

本书精准把握到当下年轻人的焦虑和困境,所提出的案例和方法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操性,通过提供行之有效的系统工具,帮助读者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里,构建一个张弛有度、从容稳健的生活节奏。

作者指出,“放弃和不在意”并非疏解焦虑的上策。原因是:第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如非不得已,我们何必剥夺自己的真实渴求,否定我们过去的所有付出和追求。第二,我们大概率是做不到不在意的。所谓的“ 不在意” 一般只是“ 口头禅” 而已。

他认为,我们在积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同时,是可以免于焦虑的。通过思考能力、解决问题、内在驱动、精力管理、时间管理等方法论,人们最终可以真正达到一种根基扎实、不断成长、具有韧性的松弛感。

荐书:《松弛感:成为有办法的人》

作者:胡渐彪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PART 5 人生幸福远比完美重要

幸福和完美相比,哪个在人生的重要程度更高呢?在过去10年中,泰勒•本-沙哈尔博士一直在探索这一课题。可以看到,在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的教学中,以及在在全世界各地的讲座中,他一直在教授 “幸福”。

在接触了数以千计压力巨大的学生、父母和职场人士后,他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命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还要是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在他所撰写的《幸福超越完美》这本书中,泰勒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完美主义。他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原则,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这两者在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这种区分能有效帮助我们清楚和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成功和自我实现:

●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作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

●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作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

●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

●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泰勒博士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区分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如果我们能摒弃完美主义者“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和适应变化和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将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用充满智慧和科学研究的精粹、自助成功的案例,心灵的启蒙和巧妙创新的编排,让人们进一步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荐书:《幸福超越完美》

作者: 泰勒•本-沙哈尔博士 / [美] 泰勒·本-沙哈尔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ursuit of Perfect
译者: 倪子君

看完本期内容,

你对活出怎样的人生是否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

在TOPHER看来,

最关键的就是无论何时

都从你真实的感受、

真正打动你的事物出发,

要学会不断思考其中的意义。

这样你就能通过具体的感动,

或者说无法重复、仅此一次的经历得到意义,

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去寻找,

人生之路的答案。

编辑 | summer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TOP HER 栏目编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