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假如重新做一次小孩

你还记得记忆中的童年吗?也许是在那个树荫摇曳的夏季午后,和小伙伴肆意奔跑的样子;也许是怀揣一块大白兔,喝上一杯橘子汽水的满足;也许是放学后的跳皮筋、过家家、丢沙包、捉迷藏的乐趣;也许是躺平仰望星空的宁静;也许是每天调皮捣蛋后挨打的“鸡飞狗跳”……

在TOPHER看来,正是这些小小的片段构成了童年的光阴,也构成了我们的所有快乐,让人们每次想起时都会露出微笑。

然而,长大后的我们似乎被「功绩」社会所影响,将追求成功和优秀作为了人生模版,也正因如此,人们对自我的要求不再止步于「正常」,而是要追求「更好」,也因为这样的过度自我要求,让成年后的我们陷入了一种长久的低落之中。

有没有发现,长大后的人们不再快乐了,也丧失了那些最为纯粹的体验、感情,那种一花一草一木的珍贵,那种一朝一夕的时光,似乎都变成了奢侈品。

我们如何找回久违的快乐?在TOPHER看来,可能是去拥抱大自然、可能是去不断尝试体验人生、也可能是顺势“躺平”……在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TOPHER特整理几本书籍,希望能够让当下空白、焦虑、痛苦的成年人,寻回最初的纯粹。

PART 1 像孩子一样纯粹

“我在乡下长大,童年的梦都在大自然里。”法兰西艺术学院首位漫画家院士卡特琳·默里斯自传性质代表作——《我的辽阔天地》,以清新灵动的画风,讲述了妙趣横生的乡间日常。

为了抚养卡特琳和姐姐长大,父母带着她们离开城市搬到了乡下。新家是座破败的农场,父母把它变成了媲美凡尔赛宫的大花园。

农场是一座宝藏,从地里挖出的雕像、骨头、钉子、牛粪都展示在她们的家庭博物馆里。她们在树下读普鲁斯特、左拉,也感受大自然的辽阔和自由。妈妈说,没有什么物品可留作遗产,除了玫瑰和树。她们就这样和树木花朵一起,肆意生长,温柔歌唱……

这同时也是一个现代女性得成长故事。浓郁的文艺家庭氛围、热爱园艺的父母以及乡村宽阔自由的土地,让两姐妹在文艺作品和大自然的滋养下成长,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态度反击他人的贬低和规训,活出属于自己的宽广人生。

儿时的农场生活,一点一滴记录在这本漫画里。卡特琳就像当年父母改造那座荒芜破旧的农场一样,手握画笔绘制着她的丰盛花园。

荐书:《我的辽阔天地》

作者: [法] 卡特琳·默里斯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 青马文化
原作名: LES GRANDS ESPACES
译者: 张迿

PART 2 像孩子一样感受

人类时常忘记自己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又时常想要亲近更加自然的环境,被其他缤纷的生命所深深吸引。

美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之父,威尔逊认为,我们对生命的天然亲近感是人性的本质,正是这种亲近生命的倾向,支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编织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威尔逊从切身经历出发,将他对自然的核心探索凝结成《亲生命性》一书。从游荡在亚拉巴马州的森林,到深入苏里南和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从儿时对巨蛇的幻想到确立研究蚂蚁和其他社会性昆虫,这些奇妙的经历和知识积累极大丰富了他对自然的领悟,也激发了人们对一个正在迅速消失的自然世界的惊奇和热爱。

这本富有诗意、发人深省的关于“亲近生命”的著作,不仅是一位野外生物学家对自然的深切回应,也是对保护伦理的雄辩陈述。

威尔逊指出,我们对其他有机体的理解越深刻,就越重视它们的价值。人类与其他生命的特殊关系,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有理由去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世界,而这也等同于对人类心灵和人类自身的保护。

荐书:《亲生命性》

作者:[美]爱德华·威尔逊

译者:张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PART 3 像孩子一样体验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而不是演绎完美的。对比那些精彩的历程,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比起遥远的声音,身边真实的人和故事又有怎样的酸甜苦辣?或许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想探寻的问题。

以往,我们总认为成功的人生只有一种模板。然而,漫长又短暂的生命体验中,很多人宁愿忍受几十年的焦虑和纠结,却始终不愿意下定决心真正去改变、去体验。

作为“和100个陌生人吃饭”的采访精选集,作者闫晓雨把和受访者的对谈凝结成《体验派人生》一书。本书共采访22位年轻群体,他们来自不同领域,有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百万级美妆博主、脱口秀演员、十点读书主编、潮玩设计师、数字游民……

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他们有过怀疑,有过挣扎,也曾是迷茫的你我,但通过探索人生,他们的未来变得闪闪发光。本书绝不是“成功学”,而是一本真挚的成长实录,话题涉及原生家庭、亲密关系、职业探索、兴趣挖掘、如何摆脱精神内耗等当下痛点。

这群泛“95”后毫无保留的分享,串联起Z世代对求学、择业、责任、情感、心理健康等问题的追问和回答。简而言之,《体验派人生》是一本聚焦于“青年人生活现状”的纪实类作品,它近距离地揭秘了那些真实的,鲜活的,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青春成长故事。

阅读他们,即体验一次鲜活青春。也让我们相信,热爱可以打败内卷,每一朵后浪终将有自己滚烫的方向。如果我们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大家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地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愿人生最后一刻我们可以如愿说出:不悔来这人间一趟。

荐书:《体验派人生》

作者:闫晓雨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有风文化

PART 4 像孩子一样自由

与人相处太过复杂,那不如看看植物吧。

对于许多人而言,不会说话的花花草草反而更容易让他们得到放松,尽管每日施肥浇水略有疲惫,但与植物对话也不失为一种新的乐趣。

试想一下,二月初就争先恐后开放的雪滴花和雪片莲、每年都在夏末来到花园的金翅雀、只在夜间出没的灯蛾、等了足足七年才开放的芍药……与自然为伴的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时间点都有惊喜。

《小花园365日》一书则将这种美好完整的记录了下来。1999年,弗雷德·贝尔纳买下了一个“布满荆棘和荨麻”的地方,它位于法国勃艮第的一个村庄,1930年代曾有位老太太在此建造了一座花园,如今却已面目全非。

为了还原这座花园的眉毛,弗雷德进行了大量的清理工作,他将园中杂草连根拔起,种植新的植物。让小花园重获新生。

这里盛开了种类丰富的鲜花:白百合、萱草、牡丹、鸢尾、玫瑰……花草吸引来了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昆虫与动物,包括蜗牛、蛞蝓、蚯蚓、蜜蜂、燕子、林莺……所有生命在一座花园里上演着一岁一枯荣的大戏,由此,荒废多年的小花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伊甸园。

本书倾注了弗雷德对小花园的全部爱意,他一边用水彩画下园中一年四季的自然生态,一边用诙谐幽默的文字述说他所观察到的鸟儿、昆虫与花草的点滴细节,时不时还穿插一些生物习性的科普、一段法国历史的轶事、几行已故诗人的诗文。

《小花园365日》打开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记录了人与鲜花、草木、野鸟、昆虫相处的灵动瞬间,也记录了充满幸福感的四季日常。任世界变迁,时光流转,而小花园里四季恒常,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了一片自由自在的栖息地。

荐书:《小花园365日》

作者:[法]弗雷德·贝尔纳

译者:俞佳乐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后浪

PART 5 像孩子一样躺平

在近年来的互联网热词中,“内卷”和“躺平”位列榜首,成为了人们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事实上,在效率至上和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无时不刻不被巨大的焦灼感包围,大家不仅在心理上无法说服自己“躺平”,就连真正躺平后也难以入睡,更不要说睡着后“一夜无梦到天明”。

但每个人类超过三分之一的生命长度都在躺卧中度过:睡觉、做梦、思考、阅读、休养身体等等。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为何现在的人越来越无法躺得心安理得?你又是否思考过如何真正的像个孩子一样快乐”躺平“?

德国作家贝恩德·布伦纳在趣味散文集《躺平》一书中探索了人类平躺状态的历史和文化,他旁征博引文化史上的奇闻轶事,向我们展现不同社会背景下躺文化的含义与变迁。

从古埃及人的芦席到现代人的躺椅,从地中海的超长午睡到日本社会的白日睡眠模式,这本书为人们解答了所有关于“躺”的秘密。例如,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皆有人认真探究“躺平”大业,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躺着享受美味佳肴,米开朗琪罗躺着画出了西斯廷教堂的绝美天顶壁画等等,躺着有助于帮助人们放飞思绪,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世界。

本书作者布伦纳在《躺平》一书中首次为“躺”进行了辩护,他认为,躺平并非消极懈怠的代名词,它可以是一次解放思想,激发创造力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躺卧必然有它的意义,这是一件非常随性自然的事情。当我们躺卧时会离地面和土地更近,甚至会与其相适应。这能促成一种特殊的联结,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放松自己,从一系列构成日常生活、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紧张节拍中抽离出来。

最后,他指出,躺卧同样也可以是一种反抗,一次整合思绪或者改变看法的机会。在一个前所未有地注重行动和高效的世界里,学会躺的艺术,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请服下这帖躺平焦虑抚慰剂,从此躺得理直气壮、心安理得、趣味横生。

荐书:《躺平》

作者: [德] 贝恩德·布伦纳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Die Kunst des Liegens
译者: 南曦

作家胡桑曾经如是说道:

“在漫长而悠缓的童年岁月中,

一些事物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幼小的神经:

星空、植物、地图、村庄、雪、鱼和烟花。

我在漫长的追忆中,

去抚摸这些事物,

并逐渐建造一些文字的房屋,

让它们定居其中。”

长大后的我们,

不知从哪个时刻开始,

对片刻的快乐变得麻木。

如今细想,什么才是最快乐的时光呢?

可能就是童年的我们。

不如,勇敢一些,偶尔放掉那些成年人的包袱,

去感受星空、去抚摸植物、去看雪、去晒太阳……

去重新做一回孩童,或许你会找回久违的快乐!

编辑 | summer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TOP HER 栏目编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