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 不理智流量下的职场打怪记

最近的职场关键词似乎和“东方甄选”无法脱钩。原本只是一场小作文事件,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最终引发了一场打工人与资本之间的隐形“对抗”。

12月6日,东方甄选小编在董宇辉的朗诵视频下多次发表不当回复,称其朗诵的文案均出自幕后编辑团队之手,而并非董宇辉本人写作。这波内讧很快被网友注意到,并引发粉丝小范围讨论和质疑。

事后,东方甄选CEO孙东旭致歉并辟谣,但在这次回应结尾,孙东旭强调,“不要去捧杀一个年轻人,也不要去拉踩其他的伙伴。”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东方甄选小编随后再次公开发言正面怒怼董宇辉,事态开始严重,并持续出圈。孙东旭二次直播进行回应,只不过这一次的严肃态度让网友更加不满。

随着“内讧”、“去董宇辉化”、“管理混乱”等议题愈加混乱,东方甄选也不得不及时做出回应及应对。根据最新结果来看,原CEO孙东旭下台,董宇辉升任为高级合伙人及新东方文旅副总裁。

与此同时,俞敏洪透露称,将为董宇辉成立独立工作室,单独开辟账号和直播间。他表示,这是个独立平台、独立IP,同时收入计入东方甄选,保证东方甄选股东利益,“如果宇辉离开东方甄选,账号归属权将归他。”

但面对这一结果,有不少人认为俞敏洪此举堪比“捧杀”,即将董宇辉送上更高位置,看似升职实为加大游戏难度,毕竟幕前做主播和管理团队的难度不是同一量级。

也有人认为,董宇辉所赢得当前的流量一方面的确和自身素养、知识储备有关,但企业背后的推力同样不容忽视。尽管此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及定论。然而其背后也引发了一波人们对于新流量时代下的职场思考。

一方面,诸如东方甄选这种依赖于大流量IP的互联网型企业,未来是否需要围绕核心IP做深耕;另一方面,新型职场模式下,职场人士的价值该如何被重新定义。基于以上两点,TOPHER特准备本期策划,希望为新流量时代下的打工人找到进阶秘籍。

PART 1 找到喜欢并擅长的事

与80后、90后相比,00后已经成为了初入职场的新兴力量,他们锋芒毕露,个性鲜明。反映到就业选择之上,差别则更加明显,无论是落脚城市、职业方向、雇主规模还是薪资水平等,都与职场前辈截然不同。

过去人们眼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00后似乎并不以为然。他们更愿意以自己的兴趣为标准,寻找一份更加适合人生发展的工作。甚至不少人愿意灵活就业、居家办公等等。

《00后群体就业选择偏好调研报告》显示,与前辈们相比,00后对假期充足度、加班程度、通勤距离格外关注。其中,00后对事少、离家近的关注度,分别比85后高出10%及4%。他们更加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求职心态也更加开放、甚至对金钱回报的重视度不断下滑。

但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00后,我们都避不开一个问题:究竟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还是自己喜欢的?这个问题其实指向了两个核心因素:能力与倾向,能力对应的是擅长,倾向对应的是喜欢。

面对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由阿尔约沙·诺伊鲍尔所著的《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一书中对此做出了详细的阐释。

在本书中,阿尔约沙·诺伊鲍尔将择业理论一一拆解,并按重要性和优先程度将其所含要点逐个分析排序。既有扎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又有自评问卷、行动建议等能立刻上手的实用工具,能够全方位提升人们的职场竞争力。

要知道,择业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一项功课,要想成功,既需要恰当的努力,也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选择一份适合的工作依然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基于此,阿尔约沙·诺伊鲍尔认为“天赋/能力”“个性”“兴趣”三个维度缺一不可。

作者坚信,生命中最重要的并非是让人获得财富的成功,而是要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做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只有当工作内容和个人能力与倾向(即个性与兴趣)相一致时,幸福也就来得更为容易。

总结下来则是:兴趣与天赋之间越匹配,职业越会获得成功;兴趣与天赋越是不一致,职业失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无论是求学阶段的学生,不知是否应该进入体制的准职场人,还是已做过许多尝试的社会人,都能从本书中得到灵感。希望在本书的帮助下,每位读者都能收获事业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荐书:《做自己擅长的事,还是喜欢的?》

作者:[奥]阿尔约沙·诺伊鲍尔

译者:魏琦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PART 2 判定自我职场性格

你是否因为要面对气场不合的上司而战战兢兢?你是否因为面对认死理的同事而感到无语?你是否因为下属不停地寻找理由来逃避工作、不遵从指示而变得很烦躁?你是否因为被职场中那些难搞的人所左右,而无法如愿开展工作?你是否因为搞不定职场人际关系而陷入负面情绪,渐渐对职场充满倦怠?

…………

职场人际关系的确令人头疼,无论是作为上司还是作为下属,我们常常觉得难搞的同事比比皆是。其实,看似难以搞定的关系背后,是彼此不同的人格类型及其对应的为人处世风格和处理问题方式所导致的沟通受阻。

因此,无论是作为上司还是作为下属,我们与其在对方身上投射期许或想象,被动接受,不如主动了解不同的职场人格类型,从而更好应对。

由片桐爱唯撰写的《职场性格图鉴》整理了以下九种职场类型,具体分为:

 类型 1= 自我完美主义型

 类型 2= 多管闲事·干涉型

 类型 3= 自大·抢功劳型

 类型 4= 过于有个性·嫉妒型

 类型 5=分析·评论型

 类型 6= 谨小慎微型

 类型 7= 容易厌倦·找借口型

 类型 8= 重视输赢·拼尽全力型

 类型 9= 不挑明·磨蹭型

作者根据上述不同人格类型的典型特征,指出如何采取适当的应对方法,做到知己知彼。如此一来,才不会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才能摆脱职场内耗。

当然,人是复杂的个体,有时候可能会兼有几种类型的特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进行综合分析,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特征,做到扬长避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荐书:《职场性格图鉴》

作者: [日]片桐爱唯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阅想时代
副标题: 如何在职场关系中游刃有余
译者: 蔡明明

PART 3 及时调整职场心态

提及中国职场环境,就不得不将目光聚焦于同在东亚环境的日本。他们似乎将当下职场的“躺平文化”和“丧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前吉高由里子主演的热播日剧《我,到点下班》就堪称“精神离职”的贯彻达人,她秉持“下班不积极,做人有问题”的思想,将无数打工人的心声表达了出来。

事实上,女主的工作态度恰恰就介于“全民996热潮”和“躺平不卷”的中间地带。她努力工作、从不加班,也不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讨论工作,准点下班喝酒吃小笼包、泡温泉,将自己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于她而言,升职的快乐似乎无法与一笼热乎乎的小笼包相比。但千万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欺骗,要知道本剧女主“伪躺平”的前提,是她百分百胜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人们错误地误以为“躺平”即“摆烂”那么自然无法对工作负责。

因此,及时调整心态是做好职场管理的第一步。

被称为“特立独行的思想家,生活美学先行者”的著名出版人松浦弥太郎(Matsuura Yataro),似乎和当下人人躺平的心态截然相反,他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遵从内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不得不说,松浦弥太郎的人生经历非常奇特:18岁高中辍学,在不会半句英文的情况下,只身前往欧美游历。38岁创办个性书店“COWBOOKS”, 41岁担任《生活手帖》总编辑。50岁加入COOKPAD株式会社,以“追求高质量生活”为主题,担任企划统筹,创立料理主题网站 “生活的基本”。

十年后,他静思过往经历和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半生心得,从生活、工作、交际、拖延症、提问等方面为切入点,重新思考人生进阶的基本,告诉年轻人应该如何利用基本,更新自我,在复杂的世界里成为高手。

在《即答力—年轻人的自我更新指南》一书中,松浦弥太郎提出了一个躺平的反义词——即答力时常留意周围的情况,观察人们的需求、抓住机会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事实上,在工作中摆脱躺平心态,瞬间做出判断、当即回应,决定了你能否抓住机会。当你愿意接受挑战、尝试新事物、对一切抱有感激,保持积极的状态,就有机会得到成功。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也更需要持有积极心态的员工;需要可以将“自我主张的顽固”和“接纳对方的灵活”平衡的人;需要具备瞬间爆发力的人才。如果员工能够认真感知“对方的需求”,就不会出现在会议中磨磨蹭蹭、沉默不语、含糊措辞的情况。

当你拥有即答力,调整好心态,你才能更加如鱼得水地应对工作。

荐书:《即答力—年轻人的自我更新指南》

作者:[日] 松浦弥太郎

译者:刘欣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PART 4 学会穿破职场瓶颈

在知乎的开学演讲短片《如何与工作相处?》中,史学大家许倬云用人生经历提醒着人们,“工作是在雕塑自己的过程”。

许倬云生于1930年,一生经历诸多战乱纷争,也见证过历史变迁。然而,人生动荡却成为了他的工作契机,在无数变动中他依然坚持体察与思考,从而写作出《万古江河》《观世变》等优秀书籍。

如今,90多岁高龄的他说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还没完全定型,且随时准备用新的思考方式面对新的问题。

的确,只有拥有不断学习的心态,才能应付不断发展的职业路径。对人们而言,职场发展是一个漫长且持续的过程,因此,学习也必须是持续且不间断的,毕竟总会有新的问题模型产生。

基于此,突破人生瓶颈、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做好职场管理的第四步。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更不用说在职场层面。作者从高手身上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方面,帮助更多人突破迷茫,追求事业上更大的发展,让人们学会高手的借势破局之道,少走弯路。

本书通过乔布斯,马云,马化腾,董明珠等名人故事,从赋性篇、选择篇、品牌篇和团队篇,讲述了各个领域高手获得成功的诀窍,堪称突破瓶颈的成长之书。

在《突破瓶颈—如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一书中,作者提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先学会设立目标,并坚持达成目标。

当我们前行的时候,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学会坚持,而不是日复一日的抱怨,松懈,就能更加靠近成功。

此外,作者指出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原则,明白自己的底线,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不顾长久发展,长此以往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成功取决于行动,行动取决于效率,只有掌握正确的方式才能让我们突破发展瓶颈,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职场中更上一层楼。

荐书:《突破瓶颈—如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作者:鱼樵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PART 5 学会高效工作

高效能不在于忙碌的时间长短,而在于有效时间内到底取得了多少成果。如果只是假装忙碌、自我感动却没有获得任何有效成果,那么忙碌则无异于是另一份懒惰。

由石井辉美撰写的《麦肯锡决断力:停止无效努力的“三速”法则》一书,则为人们讲述了如何高效工作。本书讲述了作者在东大毕业、托业考试满分的情况下进入名企麦肯锡公司之后,做出从麦肯锡辞职,转战娱乐圈的决定。随后,石井辉美成为了日本渡边娱乐事务所旗下颇受欢迎的谐星。

书中提到了如何利用在麦肯锡学到的超正向思考法来面对人生的决定,其精髓在于:就算事情不可能往好的发展,也不要过度焦虑;思考“挑战”、 “应克服的课题” 、“可获得成长的部分”;把“做得到”当作前提,用挑战的精神面对未来。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对麦肯锡工作哲学的顿悟,其精髓在于速动、速决、速断。他认为,无论什么时候,人生只有一次,没有时间为别人而活,因此,与其在意他人眼光,不如去做这辈子真正想做的事。

荐书:《麦肯锡决断力:停止无效努力的“三速”法则》

作者: 石井辉美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新流量时代涌现了诸多不同的新型职业,

例如直播带货就打破了传统职场

及生产型产业的增长瓶颈。

一方面,

新的技术为企业及个人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

由此而引发的价值分配、重要层级划分,

都需要打破重建。

这一过程中,

不仅是企业需要适应,

个人也需要学会思考沉淀及自我评估。

但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

重新分配是必要的,因为规则已经发生变化,

所以,每一个新型职场人士,

必须迅速找到自我定位,迅速进行自我估值,

才能更好地拿到更多筹码。

编辑|summer

TOP HER|记录女性成长价值与商业价值

垂类精准媒体|她经济整合营销|数据增长决策|高净值社群经济

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伦敦·温哥华|topher@topherglobal.com

TOP HER 栏目编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